媒介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2001年媒介报道 >> 2001年9月3日

电子商务不是浪潮是河流
--与环球资源执行总裁裴克为先生一席谈


河南日报,2001年9月3日
波谷
  电子商务从最初的萌芽、喧嚣,到现在似乎已经转入低谷,或者像媒体所说已经进入电子商务的寒冬时期。

  比如,有人称,美商网的童家威辞职意味着电子商务商对商模式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在中国开始跌入波谷,而被誉为“中国第一网民”的老榕--王峻涛的辞职则预示着商对客户模式 (B2C, Business to Customer) 的破产。

  商务意味着盈利,不管前面有无加上“电子”两字。不能赢利,迟早意味着死亡。

  8月16日,全球顶尖电子贸易服务供货商--环球资源的执行总裁裴克为 (Craig Pepples) 先生来到郑州。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裴克为先生显得颇有自信。

  他有资格自信。

  因为,在电子商务严冬的现在,环球资源 (www.globalsources.com)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全球商对商 (B2B) 专业贸易网站,电子贸易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现在已经拥有 110,000 多家供应商--其中包括我省的新飞电器和洛阳白马集团有限公司等--和 259,000 多名活跃买家,2001年一季度,环球资源网上营销已经收入 2800 多万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 1.1 亿美元。

  对于这个1971年创立,1995年进军互联网络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来说,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浪潮
  波谷意味着下一次反弹。

  就在这个电子商务的“冬天”,明眼人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中国正在积蓄能量,暗流涌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1年 7 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国目前拥有 2650 万网民,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 91.3%。网民中有 73.9% 的人经常浏览电子商务网站,其中 31.9% 的人进行过实际的网上购物,这证明,国内网民的网上购物意识正在加强。同时,国内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空前高涨,宽带网骨干网已经建成,宽带城域网在有些大城市已经投入使用,比如,郑州已经建成宽带 IP 网络。国内企业比任何时候都重视网络形象推广,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高科技企业对尝试和进行电子商务经营活动有强烈意愿,网上贸易和信息查询十分活跃,B2B 潜力无限。同时,网络结算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在多家银行投入使用,持卡族迅猛增加。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电子商务法》的起草工作。

  就像传统领域很多企业一样,.COM公司的大量倒闭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一两家公司的倒闭并不意味着新经济的破产。

  电子商务的阻碍在哪里?

  裴克为先生说,阻碍主要在观念。

  电子商务是方向,无论是去年、还是明年,商务交易的网络化都是大势所趋。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什么中国电子商务还没有在中国大幅普及,观念的阻碍是主要的,这其中包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观念,同时也有企业主管、网络用户。

  目前,我们在 IT 技术方面正在飞跃前进,因此,就全国范围内的 CA 认证、信息安全系统来说,都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惟独观念需要各个方面经自身的努力才能更新。

  但观念是个长期问题,技术方面的实现也需要过程,传统企业E化将会是长期的,裴克为先生说,很多企业老总连收发 E-mail 都不会,如何去觅更多商机?

  因此,在2000年电子商务浪潮泡沫冲天到2001年电子商务重跌谷底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这就是环球资源主席兼行政总裁辛瑞琪在中国讲演时所说的“电子商务,不是浪潮,是河流”。

河流
  电子商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电子商务不能波涛汹涌,高歌猛进,而应该像一条稳健流淌的河,逐步深入借助电子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买家和卖家的观念之中。

  新经济也是经济,电子商务也是商务,都需要脚踏实地地运营和盈利模式。.COM公司为什么大批倒闭,其原因也因这些公司大多是通过风险投资来运营的,“烧钱”只能“烧”得一时,很多科技和网络企业头脑烧热,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模式来运营。而电子商务的核心还是商务,这一点和传统行业没有什么不同。

  裴克为甚至认为,环球资源压根儿就不是网络公司,网络只是手段而已。

  两年前,中国网络公司是赚眼球,称为“注意力经济”,一年前,中国网络公司的目标是越洋上市,今天,那些上市的公司面临的是如何不被摘牌。圈的钱有很大一部分“烧”到“注意力”里面。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环球资源竟然没有引进风险投资,公司没有超常规、加速度的发展,依然步履稳健。在纳斯达克融来的资金大多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站建设中。同时,公司还有 40% 的赢利是来自于传统模式,比如环球资源旗下的杂志和光盘。

  电子商务一年之中,玩了一个大变脸。这说明,其一,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其二,电子商务先天不足。但因之断定,电子商务在中国没有明天,就是十分错误的。无论是裴克为还是中国诸多企业,都有理由相信,电子商务将为中国带来无限发展机遇,而我们需要扎实工作的同时,换一种成熟、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它、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