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2001年媒介报道 >> 2001年11月14日

入世,中国互联网有能力把握机遇

通信信息报,2001年11月14日
11月11日,随着加入世贸协议的签订,中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一员。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力量的逐步注入,中国市场将更加充满活力。互联网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同样要遭遇严峻挑战。虽说国内的互联网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气候,但从近来国内网民数量增长趋缓,各大网站纷纷裁员或倒闭来看,国内的互联网业更应该充分利用中国入世这个大好机会,加大发展。本期记者就中国的互联网业如何抵御入世冲击及如何迎接入世的问题采访了新浪网总裁汪延、环球资源中国地区首席代表石博濂、互联网实验室首席分析家方兴东,听听他们的看法,兴许对中国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有所裨益。

1、 入世后,您认为国内哪些类型网站(如电子商务网站、综合性网站、新闻网站、证券网站等)受到的冲击与挑战最大?这些冲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国内互联网企业应如何应对?

新浪网总裁汪延:入世后,我认为国内网站受到冲击最大的应该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方面。WTO 的原则决定了它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基调是“开放与合作”。在这一基调之上,中国互联网企业更应该注目于互联网“服务”,与国外巨头开展合作的判断标准也在此。

目前有很多研讨会在讨论 WTO 后各行各业的应对之策的。这对于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传统的行业,的确很有必要,因为他们必须思考一些陌生的问题。但对诞生之初就开放的中国互联网来说,那些所谓“陌生的问题”早就是基本的决策考虑重点。中国互联网的风向标 -- 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能在 NASDAQ 上市就是例证。正因为中国互联网不存在 WTO 前没想过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提个醒的是,中国互联网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过多检讨关于“WTO 应对之策”之类的问题,否则也许会产生某种负作用,比如为了吸引国外巨头的注意,专注于炒作与资本运作的技巧,却忽视了互联网发展的真正目标。

环球资源中国地区首席代表石博濂:中国入世后,经济环境对网站盈利方面的要求将更加提高,没有盈利能力,不符合市场需求与规律的网站将加快被淘汰的速度,将来会有更多的网络企业参与到合并甚至兼并的大潮,包括不同类型网站之间的整合,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运作上将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同时也必须适应全球新经济企业的经营规则。

  中国加入 WTO ,应该有利于中国企业继续扩大对外出口。今后中国出口企业将在更公平、对等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参与国际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竞争标准的降低,反而更提高了竞争的要求,在新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下,中国出口企业亟需有全球化的经营意识、规范的企业运作和更有效的海外贸易推广方案,才能适应入世后的激烈竞争。现在的国际市场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市场,国际买家正在获取日益完善的信息,除了产品的价格外,买家对中国出口商产品的质量、服务甚至环保等技术要求也正在不断提高,同时多渠道地采购也要求中国出口企业充分利用整合贸易服务进行海外市场推广,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

互联网实验室首席分析家方兴东: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与产业形态已经成熟的工业、农业不同,还处于创业与创新的期间,处于市场需求的培育和推广阶段,因此产业的发展进程主要取决于立足未来的风险资本的支持,与目的在于直接争夺和瓜分现有市场的产业资本有很大不同。而前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热潮主要是由国外风险投资带动的,国内支持互联网的资本十分有限,目前国内互联网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商业模式问题、也不是创业者素质问题,而主要是缺乏进一步发展需要的风险资金。因此,入世有助于国外风险投资的进入,对互联网产业就是最好的推动,处于资金“饥渴”状态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应该积极与国外资本结合,在机制、市场等先天不足的条件下,能使新兴的现代创业机制重新运转起来。但是,受国际整体经济和整体资本市场的影响,国外风险投资也会前所未有的谨慎。我觉得在这样的形势下,冲击并不是主要问题,问题到是人家资本愿不愿意再继续进来。目前,门户网站商业模式最为成熟,其他模式的网站都处于更初级的阶段,因此资本的兴趣会更淡。

  另外,国外互联网公司也会以战略投资的角度进入,当然他们不是风险投资,不会承担更多风险,比风险投资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不会在商业模式发展初期、市场还没有形成之前进来。说句白话,它们主要不是“种果树”的,而是“摘果子”的。因此,可以说,越早成熟的商业模式,会越早进入。目前,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已经比较成熟,应该最有“诱惑力”,其次是门户,这些应该很快会有动作。而纯粹的电子商务还在发展最初期,还会等待一段时间,起码要在一两年后,而证券网站由于其特殊性,将比纯粹电子商务网站好一些。

2、 毫无疑问,入世后国内互联网企业遇到的挑战首先就是外资的强大冲击。收购与合资将很可能成为入世后国内互联网界一道亮丽的“流行色”。那么,您认为,国外资本的进入,对国内网站来说是好还是坏?国内互联网是否会因此而听从资本的意志?

汪延:在中美双边协定中,有很重要的一项是与互联网直接相关,那就是,外国公司最多可持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互联网企业 30% 的股份,两年之后,最多可持有国内所有地区互联网企业 50% 的股份。这意味着,WTO 对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直接作用最先是着眼于资本层面上的“开放”;而从间接作用看,如 ISP 的竞争使得网民激增、商业开放使得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等等,也莫不是通过不同领域的资本“开放”来实现的。这是正常的,也符合 WTO 自由、开放、平等的贸易原则。

石博濂:在我印象中,互联网企业一般都是国际企业,优秀的网络企业都有国际资本背景,运作也是国际化的。中国的许多网站都有国际风险投资参股,中国入世后,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理念将趋于国际化,更多的国际资本涌入有助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同时会加强、规范网站经营者的商业运作能力,切实有效提高网站的经营水准和盈利能力。

方兴东:问题的本质在于,由于刚刚处于启蒙状态,中国缺乏有长远眼光、有丰富经验、有背景和实力的真正的风险投资,还需要国外比较成熟的风险投资的带动与示范。因此,国外风险投资的投资和购并直接决定了中国互联网目前的进程。无论是直接效益还是间接效益,这些资本的意义都远远要超过国外其他类型的资本。因此,这些资本的进入应该是利远远大于弊。在学习阶段,国内互联网要与真正的风险投资共舞,当然应该“虚心”和“热心”地听资本的意志。当然,这里必须与那些纯粹跟风的投机资本区别开来,那些纯粹为了追随热潮的投机资本的意志很可能会害了企业长远的发展。

3、 进入 WTO 后,国内网站经营模式会不会变?从目前看,合资是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模式,那么,未来,这种模式是否会成为国内网站发展的基本模式?

汪延:合资、合作是种非常好的发展模式。像 LYCOS 收购多来米,AOL 与联想的合作等都是比较好的合作模式。当然,合资的模式也要等时机,选对象,最终以将来能否成功地达到服务为目的,其中包括信息、接入、商务、技术等各种平台服务。这是中国互联网始终不可忘掉的思考出发点。事实证明,如果能以此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将轻松面对 WTO 的挑战与机遇。

方兴东:由于进入 WTO 互联网依然会是政策的敏感区,外资在许多领域都不能突破 50% 的比例,因此必然是合资模式成为主流,成为国内网站发展的基本模式。外资独资模式依然会是十分敏感,充满各种不确定的风险。

4、 面对 WTO,您认为当前国内网站最缺少的是什么?最需要优先发展的又是什么?进入 WTO 后,您认为,当前国内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应如何利用这种优势并结合国外资本加速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汪延:在进入 WTO 后的开放、全球化的背景下,新浪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首先必须“连横合纵”,要么与本土企业联手以图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要么与国外巨头组成“航空母舰”四处征讨。但不管哪种形式都显示着开放后的合作不可避免。可以说,开放是 WTO 的本质使然,合作是开放的必然延展,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互联网新时代的基调。

方兴东:最缺的当然是资本,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在真正风险投资背后,是一整套先进的创业机制、现代企业管理和运作模式,以及直接与国际接轨的资本运作模式,它们随着资本将一起进入互联网产业,渗透到产业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有先发展的是与这些机制相配套的环境机制和支撑机制。由于互联网产业是一个十分本地化的产业,直接为本地提供服务,与其他以产品为主的产业不同,中国互联网企业必须是立足深刻的本土特色,这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创业、从业者最大的优势,是国外资本和国外企业所不可能提供的。

5、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有种趋势是“宽带化”,进入 WTO 后,随着国外资本的进入,国内宽带网站会不会很快出现?宽带网站是否会成为下一轮国内互联网竞争的焦点?

汪延:宽带网站必然是一种发展趋势,何时实现现在还不好下定论,但新浪已经对宽带应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从近日新浪与阳光的合作就可以看出。合作表明,双方看好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宽带、互动、入户以及不同媒体的协同效应(跨媒体)。因为“入户”,互联网“拉”的服务加上了“推”的服务,互联网的社会价值提升了;因为“宽带”,多媒体的丰富信息让网民更喜爱;因为“互动”,信息更有利用的可能,与商务的结合更紧密;因为“协同”,企业品牌更有说服力,客户的营销更有发挥空间,见效更大。

石博濂:网络宽带化是一种趋势,但前提是收费合理与网络提供内容的丰富多样化,在这些方面,国内互联网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加入 WTO 后,随着国际相关产业的介入,必定会加快这个过程。

方兴东:信息无所不至是人类本能的需求,因此无线和宽带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宽带发展的困境主要是缺乏资金,尤其是缺乏更加支持创新的资金,以及缺乏更加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只有最具市场意识的风险投资,才能激发宽带领域的活力,有效带动宽带领域的竞争和创新。但是由于国内宽带领域缺乏过去窄带领域的自由度,还是政策禁区最多、垄断特性最强的领域之一,而这是让风险投资最忌讳、最害怕的。因此,宽带领域的真正活跃还要等待许多政策的突破。

6、 当前,国内互联网之所以没有蓬勃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多的,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应用,而在这方面国外已经走在我们前面。那么,您认为,入世后,国外互联网公司的进入是否会促进国内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汪延:是的,互联网应用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从发展至今,新浪一直非常重视“应用”的开发,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更好地服务网民及客户。不久前我们与中国电信合作的短信服务、与传统代理商合作的大幅广告及分类广告、个人数字家园都说明了新浪非常重视不同应用的开发,而所有这些举措的目的,都始终围绕着客户及网民的需求。

  入世后,国外互联网企业与我们的竞争焦点也必然在应用上,特别是互联网的增值服务上。因此如何开发出更好的应用,是下阶段国内互联网企业所应着重研究的课题。

石博濂:国际企业的进入一定会促进国内互联网运用的发展。就以环球资源为例,环球资源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积极帮助中国企业树立出口推广理念,利用整合贸易推广方案扩大出口,尤其是积极进行网络贸易概念的推广。环球资源在中国市场举办了无数次的电子商务研讨会、“电子网络茶座”以及其它推广电子商务的活动,直接推动了广大中国企业互联网的商业运用。加入 WTO 后的中国企业更需要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市场拓展观念,中国企业今后或许会有许多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现在的国际市场是一个动态的、瞬息万变的市场,国际买家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得到各方供应商的信息,国际买家得到充分和完善的信息,将对供应商有更多的甄别和筛选,因此,国内供应商要想扩大出口额,更上一层楼,必须通过整合贸易服务来展示自己的所有产品优势,任何单一的销售方式都会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落伍。事实表明,作为企业不进则退的后果就是遭到无情淘汰。全球贸易促成者环球资源愿意在出口方面提供最大的帮助和专业的服务,环球资源的使命是促成整合贸易服务、电子贸易理念在国内企业界广泛运用,使之成为中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之门的金钥匙。

方兴东:有了支持创新和创业的资金,就会有真正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就会有越来越多创新的应用、越来越市场化的服务,从而使整个互联网产业氛围为之一新。当然,国外互联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进入国内市场也是对产业很好的促进。如果说我们对中国其他产业都有信心,那么对互联网这个与国际最接轨的产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害怕开放,我们怕的反而是开放得不够,而且开放了人家还不愿意进来。等到这个产业真正发展起来,风险投资逐渐退去,新的形势、新的问题会完全不一样,但是现在考虑那些,显然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