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企业动态
媒体报道

优秀的企业一定是在摔打中长大的

摘要:成为优秀企业首先是要认清自己。
作者:世界经理人

“未雨绸缪,才能在未来不确定的营商环境下做好准备。”环球资源粤中区总经理杨军在华南“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表示。该论坛于 6 月 26、27 日先后在东莞、广州举行,由环球资源携手旗下管理媒体世界经理人共同举办,总共逾 600 名外贸企业管理者参加了此次系列活动。全球领先质检和合规服务提供商 QIMA 对论坛提供了大力支持。

杨军是一位与外贸打了 17 年交道的“老兵”,见证过东莞民营出口企业的快速发展,也非常了解外贸人以及东莞出口企业的辛酸苦辣。

“2018 年东莞的总出口额是 8 千亿人民币左右,其中出口到美国约是 1790 亿人民币。东莞的几个出口大户大部分出口到美国市场,民营企业在中南亚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额也在逐年增长。”

“做外贸不容易”,杨军认为企业诚惶诚恐地担心未来,还不如修炼内功,把产品、工厂管理、成本控制、外贸推广等做到位。


环球资源粤中区总经理杨军

“出口企业应该去抱团、一致对外,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受伤的永远是自己。”杨军现场呼吁企业应该朝产品的创新性和设计性方向去发展。

Made In China ≠ 中国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对《中国制造 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全球制造业目前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目前中国只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 30 年。

“Made In China ≠ 中国制造,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部分是美国企业自己的(代工产品),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只有真正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才能被称做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南开大学教授张玉来在现场对于“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制造’该怎么走”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南开大学教授张玉来

与美国的优秀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抗压能力也稍显弱势,2018 年中兴因为受到美国“制裁”出现了 100 多亿美元的赤字,而华为未来两年的海外手机市场将减少 4000 万部。

日本企业也和美国也曾有过长达 30 年的贸易战争,但是并没有多少日本企业因为贸易战而倒闭,日本是如何降低贸易摩擦的风险? 张玉来说,“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核心战略在于国际协调,就是不断的让步,但是是有条件的让步,一步一步的让,每让一步就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就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张玉来还提到日本企业另一个核心战略是地产地销,就是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尽量减少全球性的贸易流动。“日本企业不断把产能转移到海外,目前中国有 3.2 万家日本企业,美国有 8 千多家日本企业”,张玉来认为这可能是规避当前这种全球政治逆流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中国制造中的优秀企业如何培养?

优秀企业是如何成长的?张玉来认为答案一定是千差万别的,但有一点是共性:优秀企业一定是摔打中长大的。

1.认识自我:补短板

第一,成为优秀企业首先是要认清自己,认清自己企业的价值所在。

华为是优秀企业成长之路的代表,在张玉来看来,“华为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他知道补短板,并且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

首先,华为非常重视研发,研发人员占整个公司内部员工的 45%,研发经费占总营收的 15%。其次,华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不断跟它的竞争对手打官司,把自己的身价不断提升,并且在知识产权方面愿意付费,华为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

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锡敏作为广州场的分享嘉宾,提到在其早期创业候时就曾对公司提出了两个方向,第一是创新,因为创新是塑造竞争力的根基;第二是把控产品品质,这样才能积累口碑,慢慢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由此可见,过硬的产品质量是扩大品牌力的第一步,也是成为优秀企业的必要一环。

然而,从 QIMA 论坛现场分享的数据来看,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却仍是一大块短板。当前中国的出口量虽然一直高居榜首,但从美国 CSPC 发布的召回数据来看,其中被召回产品当中 54% 都为中国制造。


QIMA 销售总监刘闪

QIMA 销售总监刘闪认为,“最初级的、最原始的供应链管理是保证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的根本,企业应该通过产品测试、提升工厂的责任意识以及验货等来把控产品质量。”

就大环境而言,中美贸易战虽然影响到整个贸易平衡,但其他地区的市场机会在增多,这就意味着民营企业需要抓住时机,多把目光放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比如说沙特。

刘闪在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从 2017 年和 2018 年一带一路的通报数对比,在 71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中,中国出口至沙特的产品是非常多的,由于沙特地域的问题,除了石油,基本其他所有商品都靠进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蓝海。

2.把握时代:“议生态、享共赢”

东莞市思腾电子有限公司从 2009 年开始参加环球资源展会,并开拓海外市场。其董事长高景良认为,“在当前贸易环境下‘单打独斗’非常困难,不如找好与你价值观相同的上下游,抱团成长。”

尤其是在进入一个成熟的行业内,从零开始创业非常困难,相较之下,不如找一个行业内的企业一起合作。无论是做国内市场做还是出海,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都会带来一些机会。


6 月 26 日东莞站智慧分享环节

“做企业千万不要想着自己全包”,东莞市域标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桂林说,“如果你自己有工厂,不妨把难做的自己做,好做的、大单的就给朋友做,他只需要负责生产,你就会发现你赚的钱比你自己去做还多。”

所以,在当今贸易环境下,企业家应认清局势,合作共赢打好这场战役。

3.稳中求进:抓住核心竞争力

“商业社会很残酷,如果你一直在做低产能、低附加值的产品,那么被淘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是贸易战会催化这件事的发生。”外贸 KOL 朱子斌说。

在行业范围内,企业要不断提高效率、产品的开发能力以及市场能力,因为贸易战并非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而缺少核心竞争力才是。

石锡敏在分享自己创业经历时认为,任何一家企业所做的产品都是循序渐进地,从初级、中级到高级地逐步进阶,最重要的是要聚焦在一个行业里面,然后不断地更新产品。


6 月 27 日广州站智慧分享环节

日本一些企业为何能做到基业长青,张玉来说,“东芝、索尼都是从只有三五个人的手工工厂做起来的,他们能做到几十年持续增长,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专心只做好一件事或一件产品,这可能就是大客户选择你的原因之一。

广州金仕龙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永基认为抓住核心竞争力是稳中求进的最佳方案,“在这个时代,企业家要稳住自己,不要乱投资,精心把自己的产品做好。企业家应坚持在一个行业内做出成绩,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客户自会选择你。”

“此外,中美贸易战是国与国的,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如果每个企业家能做好自己,中美贸易战中国就是胜利的。”郑永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