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sources.com - manufacturers
媒介报道
当前位置:  主页 >> 媒介报道 >> 2004年4月22日
财经观察:中国制造需寻求成本外优势
新快报 / 记者 黄乐欣, 2004年4月22日

  尽管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依旧能让大批国外采购商垂涎,但原材料价格飙升,成本看涨已经威胁中国制造的出口优势。

  可惜,记者日前在广交会及环球资源 ChinaSourcingFairs 礼品、家庭用品展览会上了解到,大部分国内出口企业虽然已开始认识到低价优势正在丧失,但却依旧陶醉在自诩的产品过硬光环中。孰知国内产品品质整体提升,品质早已变成对外贸易的基本要求,要想继续在出口贸易中取胜,中国制造必须寻求新优势。

  世界零售商联盟首席财务官何信恩表示,品质和交货期已经成为目前国外零售采购商对中国制造的基本要求,而且现在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已经让国际买家比较满意。

  既然品质也构不成绝对优势,那么中国制造的优势从哪里寻找?环球资源董事长 Hinrichs 表示,能多快按照买家的要求去执行将会决定中国企业能否在国际贸易中取胜。中国制造的快速执行力将可以为其构筑新的优势。

  但现状并非如此, Hinrichs 表示,他每次从国外采购商处更多听到的声音是抱怨中国生产厂商没有及时响应需求,不能快速按照买家的要求去执行。而展会上的多家中国生产企业则表示,这是因为国外采购商并没有对他们提出过多执行上的要求。

  也许我们应该在尚有一些成本优势的时候赶紧反省一下,是否有必要加强快速执行力,或者通过其他手段来保持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毕竟中国目前还不能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的头号大国,200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1.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仅占全球GDP的3.7%,是美国的11.5%,是日本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