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sources.com - manufacturers
媒介报道
当前位置:  主页 >> 媒介报道 >> 2004年10月20日
电子制造业面临"过冬"
——价格战走到尽头外商并重价格质量
中华工商时报, 2004年10月20日

  尽管中国的电子制造业获得了超常规发展,但在上海日前举行的环球资源采购大会上,记者更多听到的是这样一种声音,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过快,老外越来越精明,产品外销不畅。与会的很多企业对未来表示迷惘。不可否认的  

  是,“过冬”的问题正实实在在摆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子制造业的案头。  

  环球资源采购会日前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17700位买家参展,985个摊位全部住满,这其中大部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电子制造业企业。  

  尽管有钱的外商人满为患,但大会参展商喜忧参半,说展会效果不错的厂商很多,抱怨白来的也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走价格路线的企业在本次展会上没有优势,而价格不低但质量过硬的产品销量大好。环球资源电子业务部总裁马思礼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外商对中国产品的兴趣点已经发生转移,从原本的价格为上,向产品价格、质量、品牌并重转移。环球资源认为,未来两三年中国电子制造业会出现大洗牌,好的厂家继续发展壮大,一些薄弱的厂家会逐渐被淘汰。  

  “外商一下子变精明了。”参展商进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智远对记者谈到,几年之前,老外对便宜的中国产品不挑不捡,只要是MADE IN CHINA,基本上不怕没有市场。现在则不同,外国人不止还价在行,而且挑剔程度比中国人更甚,老外的钱越来越难 赚了。

  香港企业福兴达从事MP3制造,其负责人黄永健对记者谈到,我们每件产品均价都高于同类产品6-8美元,但是出口的销量并不低。老外现在越来越挑剔,他发现,在良好的质量、服务与低价低质放在一起时,现在的老外大部分选择前者。所以福兴达宁可放弃价格战而专攻质量服务,实践下来效果很不错。与之相反的是,很多参会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抱怨,价格已经够低了,为什么销量还上不去?!  

  环球资源的调查显示:中国中小电子制造业企业近两年对出口的热情越来越高。这是因为出口的利润比国内贸易的利润要高的很多。但另一方面,成本上升也给中小企业带来极大冲击。从业内经验来看,石油价格高涨对消费类电子产品成本的巨大影响和亚洲金融 危机一样,另外劳动力价格上涨也不可以忽视,在这样的双重成本压力下,中小企业要维持低价格非常难,撑不下去就要出局,这两年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环球资源资料显示,国外采购商对中国产品有两大不满,一是交货期,二是质量,中国产品的质量提高的非常迅速,但是从更高层面来要求,中国产品的质量还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