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资源 (Nasdaq NM: GSOL) 旗下的电子设计工程双周刊《电子工程专辑》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imes-Asia,简称 EE Times-Asia) 今天公布一项有关中国大陆及台湾集成电路 (IC) 设计公司营运情况的调查报告结果。《电子工程专辑》督印人马思礼 (Mark A. Saunderson) 在评论此次调查时表示:“《电子工程专辑》进行此次调查正值中国大陆和台湾的 IC 设计产业经历重要发展的时期,另外再加上市场上其它不同的变动因素,使得此次比较两地所得的调查结果十分值得关注。”
此次调查以中文进行,并汇集了来自 169 家中国大陆和 109 家中国台湾 IC 设计公司的回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MII) 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大陆电子产品的产量目标总值为 1,950 亿美元,其中达 90% 所采用的集成电路技术是进口的。虽然预期采用进口集成电路技术的趋势将于未来十年内持续,但由于台湾地区不断向中国大陆输入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的概念,再加上海外研究及开发活动的影响日深,大大加速了中国大陆 IC 设计能力的发展。假以时日,中国大陆对进口集成电路技术的依赖性将逐渐减少。
为了抵销台湾地区厂商将电子制成品的传统制造基地迁移到大陆所造成的影响,台湾地区现正采取积极措施以增强当地的电子设计能力。今年 5 月,台湾地区通过“国家矽导计划” (Si-Soft Project) ,保证政府部门将于未来三年内投资 2.18 亿美元以提升台湾地区的矽生产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此外,台湾政府部门也已拨出一笔接近 8,100 万美元的款项,专门作为台湾经营的本地及合资 IC 设计公司的研究及开发经费。
马思礼先生继续说:“从此次调查对中国大路及台湾 IC 设计产业的分析,及今年较早前《电子工程专辑》在中国大陆进行类似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台湾地区的 IC 设计产业比中国大陆起步早,但中国大陆已逐渐迎头赶上。”
从 IC 设计的精密程度来说,调查结果显示两地的设计水平颇为接近,分别有 24% 的中国大陆 IC 设计公司及 33% 的台湾地区 IC 设计公司采用 0.35 微米设计技术。同样地,两地以 0.25 微米技术用作设计的比率也颇为相近,18% 的中国大陆 IC 设计公司和 22% 的台湾地区 IC 设计公司表示他们的设计技术达到该精密水平。
调查结果也指出,在参与此次调查的公司中,71% 的台湾地区 IC 设计公司和 46% 的中国大陆 IC 设计公司表示电子消费品是他们应用 IC 设计的主要领域。然而,95% 的台湾地区 IC 设计公司会推销自立品牌的集成电路,显示出台湾地区的 IC 设计公司在业内发展较为成熟及具有知名度。相对而言,中国大陆设计公司中只有 51% 拥有此类业务。此外,在受访的台湾地区 IC 设计公司当中,有 36% 的受访公司在 2001-2002 年度获得超过 1,000 万美元的收入,而中国大陆则只有 19% 的受访公司能够达到类似的收入水平。
马思礼先生总结道:“在 Gartner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中,预测中国大陆电子设计自动化 (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 EDA) 工具消耗量将可在2004年或之前超越台湾。此次 IC 设计调查正好和我们与 Gartner Dataquest 合作进行的有关两岸的 EDA 市场调查同时进行。因此,此 IC 设计调查结果可为 EDA 市场调查结果提供高度明确的解释及对照。"
有关 《电子工程专辑》中国大陆及台湾 IC 设计公司调查的详尽分析报告现已以简报形式登载在《电子工程专辑》网站,如欲索取有关报告的繁体中文版本,可浏览 http://www.eetchina.com/EENEWS/ICDESIGNSURVEY_CN_GB.PPT。
有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市场联合调查的分析报告将于10月 3 日在中国台湾新竹举行的《第10届电子设计自动化及测试研讨会暨展览会》(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 Test Expo- EDA&T) 中正式发表。有关活动详情,请浏览 http://www.edatexpo.com 。